牛贵人是什么生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孟子·告子下》中的句子,用来形容牛挺合适。 牛是古代祭祀中最主要的祭品之一。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牛”字作“ ”“ ”等形,像牛头、牛角、牛身与四足。 周朝开始规定用牛、羊、猪各一只和米酒来祭祀祖先,用猪、羊、牛各一举行大祀。用马、牛、羊各三举行中祀。天子用于郊社(祭祀天地)和大雩(求雨)时用牛;宗庙祭祀和馈食(给祖先送食物)时用马。可见牛的重要性。
商周时代有“太牢”和“少牢”的礼制。用于祭祀的牛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1.“太牢”用公牛。用于祭祀上帝、祖先。
2.“少牢”用公猪。用于祭祀诸侯、大夫。
3.“特牲”用单独的母猪或公牛。用于祭祀士。 “太牢”和“少牢”使用的牛、猪的品种不一样。太牢用的牛是春秋战国时赵国进贡给秦国的赵鞅所养的“阳狐”,是一种褐毛牛。少牢用的猪是春秋时期晋国肥泽地方所产的“乌孙猪”,比一般的猪大,瘦肉率很高。可以想见,用这样的上等祭品,加上礼仪规范,祭祀的效果肯定不错,也能让祭品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慰藉祖先,获得祖先的恩宠。
除了祭祀之外,牛还担任着重要的礼仪职务。《仪礼》中有不少关于牛的礼仪规定:贵族们举行祭祀或者庆典的时候必须执牛尾拂尘以表示虔诚;祭毕,把牛奉给祖先,把羊肉分给宾客;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四时祭祀,都要用牛,只是数量不同而已。用多少牛的资格取决于统治者的身份和政治地位。 用牛进行祭祀和礼仪活动中,牛作为祭品不能浪费。如果杀掉的牛还没有完全僵直就抬出来供祭祀使用,或是未冷却就分割处理,都是礼仪制度所不允许的。这样讲究的用法,其实是为了让牛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从今天的角度看,这种利用价值最大化的方式似乎很合理。但古代的礼仪制度为了表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和对神灵的敬畏,是不允许有任何浪费行为的。虽然这种最大化价值的做法合乎逻辑,却违背了封建社会的礼仪道德。于是,封建社会的人们就想出了许多办法来解决这个看似两难的问题,如提前几天把要使用的牛放在河边,任其自然死亡[6],或是在杀牛之前先让其饱餐一顿,撑得圆滚滚的,然后杀了剥皮。不过这些办法都难以让封建社会的大人们感到彻底满意。直到机械制造的进步让他们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活祭。
由于活祭既保持了死祭的庄严,又解决了活物使用期限问题,因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宫廷和官僚阶层。据《大明会典》记载,明初曾规定,宫中祭祀要用纯白雄牛,且须活祭。明世宗时,因“内府监官欺滥”,引起皇帝不满,下令自此后只用熟牛肉,不能用生牛活祭。清承明制,也沿用此规,祭祀时用熟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