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代表12什么生肖?
古人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性,将“鹿”分为“山麓(公)”和“湖泽(母)”两种形态的分别管理,也分别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 《礼记·曲礼上》记载:“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郑玄注:“五祀:天子社曰太社,诸侯社曰国社,大夫社曰氏社。”贾公彦疏:“五祀者,按《郊特牲》云:‘郊之祀大牢所荐,王与诸侯祭社,皆宰牛。’此云五祀,亦以社为立国之神,为群祀之长故也。” 五祀之中,“春祀户”——户神谓之“句龙氏”;夏祀门——门神谓之“祝融氏”;秋祀墉——墉神谓之“颛顼氏”;冬祀井——井神谓之“虞氏”。只有春夏的社祀和秋冬的稷祀没有明确记载其所祀之神,人们一般认为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具体名字已经不可考,但两者都是农事活动的核心,被视为民生之所系。 从时间上看,上古时期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是春、夏、秋、冬,每季开始之时都要祭祀土地和禾谷。周代延续这种制度,但在季节划分上有所变化,将春夏秋冬各分成三份,每个季度都包含一个正季和一个季末。这样一年就有八个节气,八个节气的第一天分别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八天的前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这是古人在顺应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安排而形成的一个节日体系,被称之为“四立二分二至”。
先秦文献中经常提到“仲春”、“孟夏”、“仲秋”、“孟冬”等词语,其中“孟”指“第一”的意思,“仲”指“第二”的意思,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节气。从周代开始,人们用十二地支来标注每一天的时间,每一个月都有“建卯”之日,每年正月第一个巳日就叫“惊蛰”,二月第一个寅日就是“清明”,三月第一个亥日叫做“谷雨”,四月第一个午日便是“立夏”,五月第一个寅日称之为“芒种”,六月第一个未日称作“小暑”,七月第一个戌日命名为“立秋”,八月第一个丑日称为“白露”,九月第一个酉日叫做“寒露”,十月第一个子日叫作“霜降”,十一月第一个亥日被称为“小雪”,十二月第一个子水称之为“大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属于“节至”,这一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等。
古人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立春”、“立夏”、“中秋”、“立冬”四个节气,又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中气,还根据寒暖变化和气压高低确定了“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六个节气。用现代科学表述就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太阳到达黄经97°为“立夏”,太阳到达黄经180°为“立秋”,太阳到达黄经270°为“立冬”,太阳到达黄经45°为“春分”,太阳到达黄经90°为“夏至”,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太阳到达黄经270℃为“冬至”,太阳到达黄经60°为“小雪”,太阳到达黄经240°为“大雪”,太阳到达黄经270度为“小寒”,太阳到达黄经357°为“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