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三纲八目是什么?

商芙璇商芙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三纲八目亦称大学八目。三纲八目出自《礼记·中庸》,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创立的哲理学说。曾参,乃孔子后裔,少孔奋,字子臣,春秋末年生于鲁国邹县南溪村(今山东邹城市),先后师承孔尼、孔子,以“曾子”之名传于后世。南宋朱熹将《小学》和《大学》合二而一,统称《小学庸》。元儒吴澄作《大学定论》,以曾子门人子思之作纲诸《大学》,并分为“八目”。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在南宋前仅被视为“小儿俗子”读本,地位远远不及《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等“经”。自南宋朱熹将小学与大学合而为一后,才受到士人的重视。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因其阐述了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理而显学不衰。

纵观《大学》全篇,其文章风格平易浅近,说理简明扼要,切合实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颇有些辩证色彩。有论说文的特点,更蕴涵着丰富的韵文,读来琅琅上口,记忆便捷。正如朱熹所言:“若《大学》,则既言之详,而又言之切,真有非躬行不能体会者。”

近代学者更认为,《大学》是古代对中国进行品德教育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与《易》《中庸》《孟子》并存,为治世金科”。它虽不以讲述具体史实著称,但蕴含的历史知识和人生知识却不少,可谓一部当代中国人的“修养大全”。当代著名学者徐中舒教授曾说:“读《大学》而知进德修业之道,则终身有伴,不迷不易,终有成就也。”

“三纲”为大学的核心内容。所谓“三纲”,即大学之本,以“明明德”为第一条纲领。由于本文强调的是“明明德”,所以须“新民”,以“新”字提领下文;而“格物致知”就是方法。下文具体解释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其所知务广,先使其志欲小而私欲净尽,然后能尽其心之理性,而至于大彻大悟,则是知也。”此为大学之条目,计有八个,简称为“八目”。

一、在明明德:要求个人提高自身修养,表明善性,使善性广布天下。

二、在亲仁:要求个人注重交友,不交不仁不义之人,朋友之间应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个人还应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学习,不断修正自己。

三、在庸行:即平常做人做事应秉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遇事做人上,要“尽己之为”,“责人之时,反求诸己”,待人宽厚恭谨。

四、在致知:注重知识学习,尤其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知至”而后“行”,“行”而后“知”,“知”与“行”相辅相成,相知相成。

五、在诚意:人心存于胸中,欲其善而是非不明,善恶不辨,邪正不明,荣辱不辨,此谓“意惰”。故必要先致其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六、在格物:即物而穷其理,“读书始读,尚未熟知,即须置书高吾意,从容反复,将书遍读遍思,久之而后深懂”。

七、在修身:个人修养,主要是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内正身心,修德慎行”。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力行为主:言行举止有度,做事有恒心,注重实践,“勿庸心浮气躁,一曝十寒”。

2、博学善颂:广泛学习知识,以多闻多见为准则,“致养弘厚,笃实光明”。

3、慎言敏行:话语少说多做。少说卑鄙怨恨之言,少说轻浮夸张之言,多说公正清白之言,多说明达诚恳之言。行为尽量谨严,遇事谦虚谨慎,不敢怠慢。

八、在齐家:家中万事,应有条理,家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一家正直,百邪自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