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萧条的原因?
原因不复杂,本质还是货币超发。 这次美国QE和上次不一样,上次是金融危机之后为拯救银行而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次是不加任何前提条件直接开印钞机,而且规模远超预期。
早在2008年次贷危机,雷曼兄弟倒闭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金融危机如何终结》,文中就详细分析了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货币现象(详见专栏)。 事实上从美联储2009年开始第一次QE直到今年7月加息之前,全球主要国家的央行都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中国、日本、欧洲央行和英国的央行都是如此,为了救市各国都大量增发货币。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从2008年到2015年间,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了36%,达到创纪录的12.4万亿美元。这些巨额流动性最终流向了各个国家,其中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自然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流入。在强劲的外需下,国内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迎来了一轮爆发式增长,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
然而好景不长,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欧美日的主要国家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不得不开始收紧银根。首先退出的是欧洲央行,随后是美国联合其他各大央行,开始了一轮加息周期。 中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在外需逐渐衰退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本来已经处于通缩边缘的经济体,再度面临去库存,去产能的去环境化的挑战。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完全依靠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这本质上也是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负债方式来投放流动性,进而支撑经济增长。如今在去库存,去产能的前提下,新增的信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新项目明显不足,宏观政策利率上升,市场收益率曲线趋缓,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在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消费增长乏力的前提下,GDP增速自然会明显下降。 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这次的经济下行有着显著的货币紧缩特征,即所谓“紧货币,盈税收,弱消费”的组合拳。这是非常类似于2011-2012年的情况,只不过当时的紧货币是短期行为,而这次却是长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