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是什么生肖?
“沅”字,左边的三点水,代表地支的“寅卯辰”;右边的“元”字,第一笔是竖折,代表地支的“子丑寅”;整个字,由三个这样的部分组成——也就是,从“寅卯辰”——“子丑寅”——“寅卯辰”这样不断循环往复。而12年一个轮回。 “沅”字,就形象地表示了12生肖的顺序。 从寅虎开始,接着卯兔、辰龙……最后又回到寅虎。 这就是十二生肖顺序的来源。 而古人在设计这个排序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这个排序,既不是按动物属性的(如猫狗猪羊等),也不是按人类社会属性(如帝王将相)来的。而是完全按自然界的顺序来的。 所以老虎就排第一,大象则排最后一。 至于人,不但排在最后,而且连个名字也没有。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人是微不足道的,只不过是这个庞大宇宙系统中的一员罢了。
古人还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有“五行”之说。而12属也相应被分成了5组。每组3个,正好对应金木水火土。它们分别是: 子鼠 亥猪 酉鸡 午马 卯兔 寅虎 巳蛇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而我们的“沅”字,第一个出现的“寅”,就是代表着阳气的阳气,在春季达到极点,开始生发,而“卯”则代表了天地间阳气的萌动。所以“寅卯”就指代着春。
其次,古人把一年分为十二月,一个月分为四周,一周七天。而七正是阴阳交替的时间节点。每个月初一新月出现,代表着新的开始。所以每十天就是一个新的节点。而每周初一开始的新月,就是周初新月,也叫“岁始”或“端月”。 而“沅”字右边的第一笔,正是指向这一节点的。
其实生肖的本源在老祖先伏羲氏那里。传说伏羲氏曾经依据观察天象,在龙蛇的启发下,画出了八卦,据说龙是百虫之长,能测天气,能行地底,能游江河,古人把它作为祥瑞和财富的象征,龙的出现意味着吉祥和喜庆,是人们非常尊崇和爱戴的生物。所以八卦里面就有龙卦。后来,伏羲又根据龙蛇的形态创造了文字和结绳记事的方法。从那以后,龙蛇在传说中和实践里都成了人们的吉祥物。从那时起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龙蛇的足迹伴随。
黄帝大战蚩尤后,天下初定,黄帝为了更好地教化百姓,以及给天下人找到一个心灵的象征,他效法伏羲,开始从天上地下搜集各种生物信息,准备加以改造和提炼,寻找最能代表天地,能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生物。蛇、马、龙等被黄帝首先选定。但是,黄帝觉得光有这几种还不够。他便继续寻访。当他到一个地方,名叫“大酉”(这里可能是辰州、沅陵一带,因为沅陵还有叫大酉溪的地方,也有大酉洞),见到了该地的“蛮王”,并和他进行了交流。蛮王向黄帝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把当地驯养的一种类似“龙”和“蛇”的东西奉献给了黄帝。黄帝见这东西全身黄褐色,身体呈管状,尾巴上有一圈圈浅色花纹,体表呈蜡质光泽,眼、口、脚、爪俱全,能用脚有力地抓紧东西,拖动重物。而且该动物十分善于与人接触,在水中也能生活,听到人讲话的节奏和击物的声音后,它也会合拍地做出有规律的动作,是该地人们十分信任的动物。因为该动物对当地的粮食生产贡献很大,该地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和“贡米之乡”。黄帝被这一奇特现象惊呆了。他觉得这是十分神奇的生物。为了嘉奖“蛮王”所做的事,黄帝特许“大酉”以进献的这种动物的名称为当地的生肖,并下旨,规定“酉”是农业年中十分重要的季节,“酉”人要“酉”时种禾苗,要“酉”时下种和收获,规定人们要像“酉”的生肖那样精勤劳作,要像酉人那样重农务,重生产,重实际,并以“酉”作为财富的象征等。该地的人民都很自豪,在黄帝的教育下,努力改造精神世界,改造自己生活的环境,他们以“酉”为荣,以“酉”为生,他们生活得很好,也学到了更多的技能,很多“酉”人成了当地的能人、富翁和有才情的人。他们也成了天下敬仰的一种“生肖”。而生肖的称呼是从这里起源的,并由“辰”(即今天的辰州、沅陵一带)发扬开去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达和人类的聪明智慧增长,人们觉得“酉”这种生肖不好管理,不好亲近和利用,他们把“酉”进行优化,变成“鸡”,“鸡”成了新的生肖。“鸡”的出现,使“酉”生肖变得文明而可爱。人们也愿意饲养“鸡”,“鸡”的出现使“酉”生肖更加富有生气,而且“鸡”和“酉”一样具有“五德”,“鸡”也有金黄的颜色和“酉”的财富象征。“鸡”成了“酉”生肖的替代品。虽然“鸡”和“酉”的生肖有许多联系,但是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鸡”。“鸡”的“啼春”也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新的一年的开始,“鸡”能报晓、有预示风调雨顺的功能,它也能帮助人们驱邪避凶,人们也能够食用“鸡”。这一切使“鸡”能够完全成为“酉”生肖(沅陵、辰州是鸡的重要养殖和交易基地之一)而使原来的“酉”的生肖被隐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是偶尔,我们还能从人们的口中和有关的地方记载里发现,辰州等地有一种叫“酉”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