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生肖怎么计算?

屠馨雨屠馨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阴历”——它是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准,设立闰月以使每一年平均下来有354天(或355天);同时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划分,使得每一个节气平均长度为14.75天,和公历每年的季节变化完全匹配。

所以农历实际上是包含公历和干支历两种成分的——这种“合称”并不影响两者独立存在且其中一种为另一种的计量基础。 农历年份其实可以表示成“公历年数+虚岁年龄”的形式。

至于出生日期,由于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出生时刻又是离散的,没法用一个精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就采用了“农历某月某一天”的形式,而这一天所在的农历月,就代表了生日月份。 同理,如果某个公历生日刚好位于两个节气之间,那么生日的“农历月日”就用最近的一个农历月的最后一天,称为“闰月生”。

而对于那些特殊的日子来说,阳历的纪年法就显得比较麻烦,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这时候就可以直接用“农历年月日”来记录。如元旦节、春节等,都是阳历的新年,因此可以明确地用阳历来计时。而清明节、端午节则属于端月的节日,用农历纪年即可。

苑花柔苑花柔优质答主

中国的十二生肖的来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到南北朝时生肖和十二地支完全相配,生肖纪年由三足乌(太阳)和玄兔(太阴)始。十二地支在纪月时本来就有与十二月相配的动物之名,纪年的十二地支和纪月的十二地支完全相配是从这时开始的,这一纪年法叫“太岁纪年”(又叫“元辰纪年”)。太岁纪年在南北朝直至唐、宋,虽不占主导地位,一直是流行使用的纪年方法。它在民间还广为流行,人们用十二属(又叫十二种神煞,是十二生肖兽幻化而成的十二兽形)照着十二地支,根据出生人的属相算人生的吉凶,十二兽形和十二地支完全相配,与十二生肖完全吻合。所以,十二生肖进入纪年在南北朝就已经形成了。

南北朝时期是十二生肖纪年法开始在中国实行,南北朝时期(420——589年)以前,十二生肖纪年仅限于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从南北朝到隋唐期间(420——907年),生肖纪年仅只是补充历法,而没有列入正式历法。所以公元420年——公元907年期间的生肖纪年法属于未定型生肖纪年法。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梁朝(五代十国的梁,不是南北朝的梁)。后梁时期,生肖纪年法正式列入历法纪年,至此正式进入定型生肖纪年法时期 。由于生肖纪年正式列入历法纪年是在后梁时期。所以公元907年才是生肖纪年法在中国实施纪年的起点。生肖纪年正式列入历法纪年距今年2014年正是53届甲午年,而非距今年2014年的63届甲午年。生肖纪年列入历法纪年是在每年的立春之后,所以,每年的生肖纪年在当年的立春之后正式生效。因此,生肖纪年法在中国实施正式纪年的起点年正是从公元907年开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