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很差吗?

徐离紫锦徐离紫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疆师范大学坐落于有“塞外江南”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新疆伊犁州。学校前身是1948年的新疆省立伊犁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伊犁师范专科学校”,1980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08年更名为“新疆师范大学”。 学校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尚德尚学、和谐发展”的优良校风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兴学,为边海防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校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专科到本科的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和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跨越发展。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2个教学部及1个教育实践管理中心,开设62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中,学校充分利用区域和学科资源优势,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工、管等8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个,民族学、教育技术等1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控制工程与信息技术)等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高校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设有129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教育和应用技术型两大学科专业群。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8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62万元。馆藏图书111.6万册(另有电子图书42万册)。

学校坚持把“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为支撑,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办学思路,始终坚持教学核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技术投入和教学科研支持,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了“一中心、两基本、三支撑、四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教育类专业以“校地协同,校校联动,以顶岗实习为实践教学基本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在区内有重要影响。应用技术类专业以“行业引领、合作交流,以合作办班和订单培养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且效果良好。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90%以上,学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专科生考研考编率达20%以上,在全疆处于同等院校领先位次。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和稳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842人,副高以上职称345人,博士99人(含在读),硕士49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92人,硕士导师258人,高级实验师61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天池特聘教授”2人、“天池百人计划”3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民族团结进步个人1人、高校“天山领军人才”6人、“天山青年学者”26人、骨干教师219人、“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员15人,伊犁州拔尖人才和专业学科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实现多点开花、量质双升。教师近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科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 计划”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0余项。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研究所的支持下,组建了3个学术科研团队和一个实验室并正式挂牌运行。编辑出版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