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战辉妹妹在哪读大学?
2005年11月3日,在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主办的“永远在线——希望工程青少年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洪战辉被授予“希望工程园丁奖”荣誉称号,成为获得此奖项最年轻的代表。在国家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青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活动中,洪战辉榜上有名。2005年7月13日,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联在湖南大学联合举行了向洪战辉学习表彰大会,在湖南省高校中掀起了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热潮。2005年11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特意赶到邵阳学院采访洪战辉同学,被洪战辉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决定为洪战辉妹妹提供奖学金,免去洪战辉妹妹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还将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赴美免费留学等多项资助。2005年11月11日,《湖南日报》长篇报道了邵阳学院学生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故事。
“背着妹妹上大学”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唐家坊镇有个山村,一位13岁的初中生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弥留之际,将自己才8个月大的孤女托付给了他13岁的表哥照顾。13岁的表哥信守承诺,16年含辛茹苦背妹求学,用稚嫩的肩膀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爱心之歌,这位表哥就是湖南省邵阳学院计算机系2003级学生洪战辉。16年前,洪战辉家还比较清贫,但父母恩爱,日子过得很幸福。
洪战辉的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在一家煤矿做临时工,虽然工资不高,但由于有超高的节能技术,每年都有一些奖金,一家人日子还可以过得下去。洪战辉家隔壁邻居黄素梅是母亲的好姐妹,他们家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全家4口人住在低矮的平房里,靠丈夫做小工的收入养家。1987年,黄素梅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肌无力”,丈夫和母亲便主动承担起了服侍的担子,帮黄素梅洗头、捶背、洗衣服和做饭。黄素梅感念于他们的恩情,一直希望有个女宝宝把外甥或外甥女当亲生的来带。1988年,黄素梅梦想成真,怀上了她盼了多年的女孩,但“肌无力”使她日渐衰弱,医生诊断最多能活3年。在黄素梅弥留之际,洪战辉的母亲将13岁的洪战辉叫到床前,把孤苦伶仃、刚8个月大的外甥女托付给了他帮助照看。虽然对母亲的安排很迷惑,但还是郑重承诺照看好妹妹,不抛弃。
母亲的这一安排成了洪家和黄家两家人梦魇的开始。因为妹妹没有户口,为了上学读书,洪战辉不得不谎称妹妹是表妹,但还是被老师识破并被告知要么补办户口,要么休学。由于家庭困难,没有钱办理户口,妹妹被迫停了学。洪战辉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挣学费,把妹妹托给洪家邻居照看。本就家庭贫寒,又要养育一个外人,洪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这引起了村中某些人不满与嫉妒并故意散布谣言,以致他们举步维艰。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洪战辉17岁时,毅然休学挑起了家庭重担,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担负起“背着妹妹上大学”的重担。这以后,他白天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晚上和妹妹一起住在又脏又臭的工棚里,一边自学,一边带妹,一边攒学费。每天只吃两顿饭,常常在工棚饿着肚子、流着眼泪、想着妹妹而睡着。
妹妹逐渐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妹妹能上学,他变卖家当,四处寻谋生路来为妹妹挣学费、挣户口费。为生活所迫,他做过餐馆服务员,当过推销员,摆过地摊,跑过摩的,当过保镖。1998年,他在广州做推销时,为了挣到2000元户口费,把妹妹托给在广州做保姆的姐姐照看,自己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顶着严热酷暑,穿梭于广州市的大街小巷中,饿了只吃几元钱的盒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