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多男少大学体会?

束蕾菡束蕾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连日来,全国多数地方高报率持续上升,本专科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的情况下,许多地方的重点本科高校仍遭冷遇。据教育部消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75%,这标志着我国已连续第四年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尽管官方尚未公布今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但有关部门近日透露,应届毕业生总数将突破600万,这与4年前高校大规模扩招时的情况极其相似。1999年高校扩招,从当年的200万人激增到62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再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4年前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95万人,而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刷新历史记录,高校何时才能满足学子们求学的愿望呢?

有调查显示,今年求职的大学生中,有30%以上是硕士、博士毕业生,而这些人4年前多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的高考名次在当年本可以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如今在求职路上却遇冷遇寒,成为“高才低就”的典型。从本科211院校到一本、二本再到三本,高校的层级越来越低,许多知名学府直接降到专科层次。今年的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已经降到50%以下,全国高校将有大批新生面临专科(高职)的教育水平。

有资料显示,全国90%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地级市以下地区就业、生活;有60%可以进入县镇级单位工作。全国大中型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已相继将户籍政策与大学毕业年限相联系,即一般要求本科毕业三年以上方可落户。许多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西安、成都、杭州和南京等,将应届生划分为两个档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可以解决本市户口,而本科生仅能落户于“人才服务中心”,并且还要缴纳一定的临时存款金额。

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心理失衡;另一方面,高校的非特色专业办学水平、学科能力较弱,无法与名校抗衡。非名校的大学生尽管知识基础与学习成绩不一定比顶尖大学的同专业学生差,但求职时其学历竞争力却相对较弱。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泡沫”加剧所致。

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如今高校在校生达到空前基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30%,迈入国际公认的大学学历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每年仍有许多高考落榜生无缘大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不是本科不是重点大学,读出来还不如不读”等的错误认识,致使一部分分数偏低的考生失去信心,走上自谋生路的道路,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教育部统计,211院校中,在校本科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比例普遍失衡,有的学校女生占55%以上。全国重点大学本科女生比例最高的系为哲学专业(占85.7%:男45人,女60人),最小者为法律专业(男女比例为40.3:19.4)。这些重点大学的男女比例普遍较高,有些系为3至4:1,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近年高校一再降低标准,本科文凭的含金量大大降低,造成读大学不如高中时聪明,上学后变成书呆子;学校教给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较少,毕业生面对新的环境感到不适应;加之高校为扩大就业率而要求学生盲目考证,毕业后多无所适从,难以对就业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全国18岁以上男女性人口比例为116.9万:176万,其中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男女性比例为13.88:10;45-54岁的男女性比例为100:86.6。以国家现行生育政策推算,全国出生婴儿男女性比例为105.7:10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大学毕业生与适龄女性人口的比例已低于全国出生婴儿男女性比例。即1名女性大学毕业生要“替代”105.7名男性大学毕业生。

鉴于大学教育已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初级教育体系”,以“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培养目标已难以满足国家建设一流科技、教育、医疗队伍的需要,高考重新分化已成为必然选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