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岁是什么生肖?
“壬子”指的是六十甲子中的两个天干,“壬”和“子”。 先来说这个“壬”字 “壬”字的字形,上面是个“北”字,下面是个“辛”字。 “北”字的形状像背对背站立的两个人,表示的是北斗星座;而“辛”的字形像麦穗,又像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大拇指代表第一星宿)。所以“壬”的形象就很好理解了:上面的“北”字表示北斗七星,下面是五个排列整齐的第一星宿。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正对着北斗星的第五颗星”。 再说这个“子”字 “子”就是婴儿,它的字形就很好玩,上面是“宀”,下面是“十”和“口”。
古人造字很讲究,这个“宀”的意思就是家里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这样生出来的孩子才会像“宀”一样有个安定的家。而这个“十”字表示的是十月怀胎,也就是说人在十月就能从母体出生了。最后那个“口”字表示的是出生后的哭闹,因为新生儿都需要哭叫来传达信息的呀! 所以整个“子”字形象的就是一个正在哭闹的小婴儿。
把“壬”“子”放在一起,这个词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正在哭泣的第五个宝宝。 这个词语现在通常用来开玩笑,比喻某人运气很差、屡败屡战。 而农历壬子年也就是1972年了。
我们经常会在古装电视剧、或者是在一些古文中看到什么辛丑月、壬子岁之类的字眼,可能不是特别了解,就不怎么明白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古人用来纪年方式,是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对来使用的。壬子岁这种说法是古代用干支计时的术语,如出现于干支年后面的,是表示岁月的顺序。
壬子岁指的就是生肖牛年。古人纪年,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干和支按照规律排列组合,就可以纪年。子就是12生肖排序中的地支第一位——生肖鼠年。因为我国普遍采用农历,农历是我国阴阳合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29天 ,一年就是354天,比回归年365天多了11天,三年多了约一个月,时间长了日期难以计算,于是古人就在若干个年头里加上一个闰月。这样,某个年份若有383或384天,则比正常年份12个月多出29或多30天,该年年份的“子”年就可能包括两个(农历)月。如在2011年农历辛卯年(兔年)的春节前后插入一个闰卯月,结果这一年中就会有两个卯月。因为前一个卯月仍然是辛卯年,后一个卯月则提前进入下一年壬辰年,因此2012年,辛卯年和壬辰年相交,也有一部分属兔和另一部分属龙。这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属相也只能在农历新年除夕夜的午夜跨进入下一个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