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鳄鱼代表什么生肖?
在古代,人们把属于鳄类的动物称作“鼍”(tuó)、“鼍龙”或“鼍鱼”;而属于蜥蜴类的动物则被叫做“蜥蜴”、“蝘蜓”和“蛇”。 《礼记·檀弓下》里有这样一个记载:“君赐食,夫子不出宫,留之。少顷,夫子出,曰:‘乡者先生之食美,至今滋味留在口中,愿有还膳者再进。’侍饭于御者,笑而去,夫子的侍食者,不拜而起,作焉去矣。”“作焉”就是“站起来就走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思是:老师吃了皇上赏的饭,回到家里,半晌才出来,说:刚才吃的饭菜很好,味道都还在嘴里呢,希望送饭的人再去盛一碗来。给皇帝侍饭的太监笑着送来了。老师接受了食物却不跪拜就起来了,一边端着盘子一边笑着走了。
其实这里讲的“鼋”就是现在的鳄鱼,这种动物现在被称为“热带淡水鱼类”。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现存的鳄鱼种类共有25种,我国现有21种。虽然它们看起来像蜥蜴类,但是与蜥蜴相比它们的牙齿更锐利,脚上的爪子也更锋利。 除了上述礼仪书籍中记载的文字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上也出现了鳄鱼的形象:或站在大鱼背上,或趴在江河之中,或咬着自己的尾巴,或张开着大嘴……十分生动。
这些青铜器和玉器中的形象,应与当时民间流行的宗教或者神话传说密切相关——因为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许多寺院里的雕塑和壁画中,常常会出现鳄鱼的形象,或者卧于水面,或者立在佛主脚下。 而道教则在炼丹术中引入了“黄龙过黄河”的故事,认为服用这种丹药后可以长生不老,成神仙。这其中的“黄龙”指的就是“鳄鱼”!《云笈七签》中有载:“饵龙骨以填虚,服赤石以益精。黄龙渡河,玄鸟抱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