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字是什么生肖?
《增广贤文》中有“人逢好运,虎气冲天”一句,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形容人在好运到来之后气势如虎、意气风发的状态。这里运用的两个生肖正是寅虎和戌狗——这两个属相在农历十二月正是本命年。 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谚语来描述另一个动物,那就是生肖牛,因为丑牛对应地支中的“亥卯未”三合局中的“未”,与“午”同冲;而十二时辰中正好有两个“午时”——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以及下午十三点至下午五点。当生肖牛遇到“午”时,运势就会开始由衰转盛,如同“虎”一般雄风尽显。
而在进入腊月后,随着“冬至”的到来,“子”时一阳初生,这时出生在冬季的生肖牛就像一只“小老虎”一样有了生命力并且精力旺盛。再加上农历十二月又是“丑月”,“丑牛”得月令,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时候的生肖牛真是如“虎”添翼。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用“人逢好运,虎气冲天”来比喻牛年最后一个月运势的上涨确实是恰如其分的。而且更妙的是这句谚语中还有“虎”这个字!真可谓字字珠玑。
当然,用这句谚语解释“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运势会先升后伏”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了。正如人生旅程不是直线而是起伏的曲线一样,我们的运势也一样有高峰也有低谷。
在十二生肖中,“老龙王”——龙是唯一一种被人们幻想出来的神化动物,在十二种生肖中以它的形象为最复杂,关于它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关龙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在商周青铜器中已有数十处发现。《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许慎说的“鳞虫之长”是指龙有鳞甲,形体象蛇,实际上,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属虚拟之物,但龙的形象与蛇、马、鱼、鸟、兽等有联系,它集中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超现实形象。
《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人面、马足、其音如谣,其名曰鵸鵌,见则其国大水。”《说文》中有这样的字形:此字本为“麋”,《说文》:“麋,千一角也。”,后为“麒”,麒本为麋鹿所加一角也,是“神化”之麋,亦为一瑞兽。
“麋”,《山海经》中亦有记载:“有兽焉,其状如麟,五色,名曰糜,在犁山北。”这与《山海经》所描述的鵸鵌颇有相近之处。《说文》有“麟”字:“麟,神麕也。麋身牛尾、狼蹄、一角,设武而不害,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其出也,必有圣人。”可见麟为“麋”之“神化”物,而其特征又与“龙”相近。因此,龙很可能是麋鹿“神化”之最,所以“龙”字在某些特征上应与“麋”字关系极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