搤猜什么生肖?
这个答案是我多年前写的,现在看可能有点文不对题,但是思路应该还是正确的—— 所谓“三阳开泰”的“羊”字,其实是“阳气”的“阳”字,和“羊”无关;而“三阳开泰”中的“三阳”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12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为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里最长。冬至后白昼渐渐加长,夜里慢慢缩短。到春分那一天(3月20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我国古代将立春后的天气分为“暖晴”“暖雨”两个阶段,“暖晴”是指空气转暖同时阳光普照,“暖雨”则是小雨或者蒙蒙细雨。立春过后第一个晴天叫“惊蛰晴天”,这是气温上升速度最快的时候,一天平均升高6℃左右,这时冷空气还比较强盛,常出现“倒春寒”现象;下一个晴天是“雨水节气”,雨水之后气温回升更快。
人们常说的“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说的就是河边的柳树抽芽,其实表示的就是气温快速回升,日照时间逐渐延长,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增大。从“雨水”到“惊蛰”,虽然只过去了几天时光,但却是春分时节的开始,气候特征明显:那就是升温迅速、干燥、大风多发,不过,此时天气仍然很冷。
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在春分这天不管吃什么都可以,如果吃了鸡蛋就不要再吃肉了,据说可以保证一整年都不生病。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鸡蛋,所以在春天里总是吃很多。 春分的标志性物候是“莺飞草长”,“莺飞”是指黄鹂鸟翩翩飞,“草长”是指野草茂盛的生长。莺就是黄鹂,又名金莺、仓庚,身体较小,雄雌异形,羽毛艳丽,叫声婉转动听。这种鸟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各省。它属于中小型鸟类,不善飞行,喜鸣叫,喜欢在草丛中窜来窜去。
古人根据鸟的活动划分季节,认为候鸟开始往来于南北之间为春天来临的标志,所以有“燕子飞来,春色半分”的说法。而在《春秋》一书中就有“仲春鸟始雊(音go四声,野鸡类动物叫)”的说法。这里的“春鸟”实际上指的就是黄鹂。 春分也有“祭日”的传统。《礼记》中有记载,周代就有在春分日举行隆重的“祭日仪式”,汉代以后历代延续,宋朝时又在禁中建造仰观亭以供祭祀用,元朝以后在都城设昭应坛专门从事祭事。明代初年曾规定在冬至日祭天,春分日祭日,冬至的礼仪规格高于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