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手链什么讲究?

康柿艳康柿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从十二生肖的起源说起。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主要宗教信仰是道教和佛教,这两大宗教都推崇吃素、禁杀生。这跟我国的传统饮食结构有关(农业社会以粮食为主,肉来源主要是猪牛羊等家畜),人们的肉类摄入主要来自于家畜,而少部分的肉食动物(如猫、蛇等)被驯化用于食用。除了少数的食肉动物之外,人们对于其余的动物大多不伤害,甚至有所敬畏、崇拜。所以,当人们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归因于某种动物的“报复”,或者祈求某些动物神灵的保佑。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十二种动物属性的归类。《辞源》里对于“午马”的解释引用了《周礼·夏官》里的一段话说明马的重要性:“马八尺以上为骏,七尺以上良,六尺以上驱。”古代的人们对马的体型是有一定要求的,超过这个标准就认为它是“骏”,属于重要的生产劳动工具,受到人们的尊敬;低于这个标准的马就被认为是“劣”,属于可以骑也可以杀来食用的动物。当然,这种对不同身体规格的马的分类也是建立在人们对马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在农耕社会非常重要,但马的运动特性决定了它在军队中的用处不大,当时主要的军用动物是牛和驴。于是,马就变成了一个“吉祥”的象征,受到了人们的敬仰。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其他十二生肖的理解也应该基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看待。鼠,在阴阳五行中属子,又对应着北方,被古人赋予了聪明、灵巧等特质。在古代文献里经常看到“子鼠”与“丑牛”并提,形容人聪明伶俐。古人还认为,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而老鼠最喜欢暗环境,所以子时老鼠最活跃,也最容易被人发现。古人用子时的黑与老鼠的恶对比表达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有美好的开始。 牛,在阴阳五行中属丑,又对应着东北方。古人认为东北是一天的始点,意味着万物的始基,因此把耕牛视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勤劳善良的耕牛帮助人们开垦荒地、种植庄稼,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谷物,它所代表的“善”一直被中国人所崇尚。

虎,在阴阳五行中属寅,又对应着东方。《礼记·月令》中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始加霜,蛰虫咸俯。”这里的“木”“水”均指代的是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古人用“草木发芽,冬眠昆虫不再活跃”来表示一年的开始,同时用充满正能量的“木”来形容春的生机,用“虎啸山峦”来象征阳气的发轫。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它代表着正义、勇敢和力量,理应受到尊重。

兔,在阴阳五行中属卯,又对应着东方。与虎对应的词是“狡兔三窟”,这里“洞”指的是穴居动物的生活设施——洞穴。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见到“狡兔”与“良禽”相对,用来形容人精明灵活。

龙,在阴阳五行中属辰,又对应着东南。“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之一,而且因为其“变化无常,能幽能明”的特性,深受古人的敬重。在汉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代表了正义与善良。

蛇,在阴阳五行中属巳,又对应着南方。古人将蛇称为“小龙”,可见它也是受尊重且有益的灵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蛇,小鳞甲虫类,属阴属血属虫属兽属草属木……”可见蛇兼具了诸多物种的特性。

羊,在阴阳五行中属未,又对应着西南。古人相信万物有灵魂,祭祀是人与神之间最好的沟通媒介。《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的学生伯鱼去世,孔子去吊唁时见他“寝门裂而加棺”,便问伯鱼的妻子为何如此操办。对方回答说,按照规矩,人死了就要把棺材置于床下,以示灵魂还在床上休息。孔子听了之后说,真是这样呀!太不可思议了!灵魂居然还要住在地下?这句话里把死者的卧室比作阴间,把灵魂比作死者,表达了死者受尊崇的态度。

马,在阴阳五行中属午,又对应着南方。它的地位与蛇相当。

猴,在阴阳五行中属申,又对应着西南。《汉书·李寻传》里有这样的话形容猴性多疑:“若猿猴然,非一木之根而不能自息,非一水之源而不能自流者。”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猴子多疑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解释了它为什么得不到尊重的原因所在。

鸡,在阴阳五行中属酉,又对应着西方。古代的“鸡”特指“雉鸡”,是美丽漂亮的雌雄异形的鸟,常被用作祭品。从汉代起,“鸡”就被赋予了好名声,成了正直、善良的象征。

狗,在阴阳五行中属戌,又对应着西北。狗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守卫家园、看家护院,甚至充当打猎时的猎犬。它们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故而被古人心智化,成为忠诚的象征。

猪,在阴阳五行中属亥,又对应着北方。古人用“豕”字指称猪,因为它的肥肥胖胖总是惹人喜爱。《礼记·仲尼燕居》中提到:“席不正不坐。肉不到餐盘边不吃。”可见猪肉是最受欢迎的肉类,它代表的是富足、祥和与平安。而吃饱饭才能做好事情,古人用“猪”的“壮”表明只要身体强健,哪怕多吃一点也没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