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为何换校长?
通常来说,大学校长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学术科研为主要工作,这部分人一般只是兼职,通常是院士或者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比如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还有一部分是全职校长,这部分主要是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兼顾一些学术研究,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等。
那么问题来了,大学既然请了学术型著名专家当校长,为何不用他作全职校长,非要找些其他的人来坐镇呢?这是因为大学的管理是很复杂的,尤其是现在的大学,学科多、人数多、管理上又实行教授治校原则,校长的担子也很重,光靠兼职校长根本管不过来。而且,兼职校长也不可能全职在学校搞管理,搞管理占用大量时间,也没法从事学术研究,长此以往,不光学校的工作搞不好,人家的学术工作也搞不好。
从这点上来说,虽然兼课校长在名气上比全职校长大得多,但兼职校长和全职校长在待遇上其实并没有差别,兼职校长一般也只是拿一份工资。
在待遇方面,大学校长的收入也不是很高,虽然有的大学能够给校长提供很高的年薪,但作为政府行政级别的干部,他们是不允许领取额外工资的,按规定,很多校董给出的高薪只能用于大学的管理。他们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以及高校发放的补贴组成,这个数额不高,以中南大学新校长田红旗院士2017年为例,她一整年的收入大约是38万元。虽然在别人眼中这个数字很高,但相对国内高校普遍20多万元的平均年薪,也不是高出很多。所以有些高校从外面高薪挖大学校长,即使能够开出300万元的年薪,对校长们也是缺少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