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征求意见表怎么写?
为认真搞好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改革试点,探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新体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切实减轻社会和家长的负担,使教育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现就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改革拟定以下方案:
1、改革机构设置,学校实行董事会制。董事长由县教体局党组提名,通过法定程序产生,董事长由县农办、县教体局、乡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董事会在教体局、乡党委政府指导、监督下产生和开展工作;由董事会聘任校(园)长。校(园)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2、改革领导职数和干部管理,学校党政领导实行“三三制”,即由现任校(园)领导、董事会成员和社会各界聘请的人员分别占一定比例组成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学校党政领导的安排使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
3、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学校内部实行处(科)室和年级组二级管理体制。年级组负责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并实施量化考核。处(科)室主要负责学校的德育活动、教学教辅活动、后勤管理等。
4、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预算包干、独立核算。教育行政部门对改革学校的公用经费实行预算包干。水电费、文印费等后勤支出纳入预算。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公用经费和事业性收费限额内,按规定的范围和比例自收自支,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独立核算。
5、改革师资管理,学校师资力量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实行“三制两岗”。
即在编人员实行编制管理,编制内人员的进、出、留、调、职称晋升等按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执行。解聘人员按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办理。超编人员实行待岗培训制,具体由教育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使用。社会聘用教职工实行合同制,学校依法与所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学校与所聘教职工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按《劳动法》处理。教职工待岗培训期间或劳动纠纷争议处理期间,学校暂停履行聘用合同。根据工作需要和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廉,由学校提出解聘意见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6、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改革工作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具体由教育主管部门业务科室具体负责,并对改革学校加强指导、监督管理。对工作不负责任、发生重大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