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产物。其主要社会条件有: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学校是在农业和手工业从自给自足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条件下产生的。而农业和手工业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且社会分工也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从自给自足的农业中分离出来,向专门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进行专门化和职业化的劳动训练,对年轻一代施以有计划的系统的影响和训练。这样就为教育实现专门化或职业化及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条件。人类要对年轻一代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使年轻一代能快速地积累和获得生产、生活和文化知识方面的经验,就离不开符号和文字。没有符号和文字,生产、生活和文化科学知识就没法记载下来,无法固定下来和传播、交流。因为,生产、生活和文化科学知识如果仅仅以人们的“口耳相传”和模仿来传播,不仅很难使人类积累丰富的知识,而且也很难使人类的文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文字和知识积累达到可观程度时,把年轻一代集中起来进行系统、连续和有计划的培养和教育,就成为现实的需要。这时,学校就应运而生。
(三)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促进了专门传授知识场所的产生。
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形成了强制的管理和统治的工具——国家机器。这时受统治阶级的意志支配的维护本阶级统治的政治目的的需要,迫切要求对年轻一代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和教育,使他们获得本阶级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灌输本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使他们顺从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这样就从政治上促使具备专门传授知识的学校和教师队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