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小学?
怎么学好小学?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然而许多中学生在学习中却时常遭遇挫:考试分数很低,对学习的态度逐渐由重视变为可有可无,以致最后失去信心而彻底放弃。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习目的,学习被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使中学生明确一个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观”的正确理解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要在过程中学习、探究、尝试,及时获得“做学问”的真谛——学必求知,知必求真,求真必慎思,深思后明辨,明辨之后要力行,即知行合一。正确理解“学习观”后,中学生应该增强5种意识:
1、价值意识。学习的价值就在于:第一,获得新的知识和新信息,包括间接经验。这是学习最根本、最本质的意义。第二,调整知识与方法,以便掌握良好的学科结构体系。这需要学习者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以求知识能更好地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获得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学会学习的过程十分重要。这相当于掌握一种关键技能,可使学习者终身受益。
2、探究意识。要学着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养成乐于钻研、勤于思考、总结归纳的习惯。问题的提出、假设、论证、总结等环节都要仔细琢磨、认真操作。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合作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学会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去发现、研究那些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用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才是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3、过程意识。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获取知识,即学什么;理解知识,怎么得来的;实践知识,即怎样运用知识。学习以“得”为上,但“探求、理解、消化”这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可见读书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的结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知识,得到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养成好学、乐于发现、勇于创新精神的过程。只有重视过程,才能提高素质,收获硕果。
4、结果意识。没有成果,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无异于杀鸡取卵、断了自己的后路。“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想成功,一定要有结果的意识,即珍惜自己努力的成果。但注意,此处所说的结果是指自我实现的承诺的完成任务,而不是迎合他人——为了得到赞扬、奖金、职称等。后者的结果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甚至不择手段,可能将个人的努力消耗在无谓的消耗上,得不偿失。自我满足,是成功的关键。
5、主体意识。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导”的角色。学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合作者、评论者。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当你在学习中有了5种意识时,你一定会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