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神是什么生肖?
这个谜语其实很无聊,无非是用谐音玩个文字游戏而已。谜底也太过明显且无趣。 才才是什么啊! 当然是财宝了~ 是不是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但,真的如此吗? “才”字去掉“一”,下面不是“曰”(说)吗? “财”怎么会是“曰”呢? 况且,如果真要这么解的话,那这个谜语简直无解。因为“曰”(说)跟“土”是押韵的。无论加上任何汉字,“曰”“土”都会出现在一首诗里,那么这句“打一口井,到春天就有水了”肯定就不通顺了。
这个“才”肯定是“采”的意思。 “采”字拆分开来就是“上”和“下”,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而“一”代表的就是时间,白天与黑夜,春秋冬夏。 所以“才有日”的意思是,只有等到晴天(或者春分秋分冬至立夏立秋立冬大雪小寒)才会有收获;“才下水”的意思只有等到雨水或谷雨清明等节气才会挖井;“才日出”的意思也是要等到早上太阳出来才能干活——这些词语都是指农业劳动,形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采”字本义就是“摘取”。“采”的本意就是手被物质所遮挡。用手去“采摘”,自然是指农作收获。 所以“才”为“采”,“财”自然是“采”来的收获——“才”有了“日”(日出日落),于是有了耕种收获的时间,“财”就有了来源;
“才”为“采”,“水”自然是“采”到的水源。“才”有了“下”(深水井),于是有了灌溉用水,“财”就有了源泉。 这样解是不是才合理些呀~
生肖鼠
中国人眼中,历来认为鼠是小偷,甚至是瘟神,实在谈不上什么讨人喜欢的,因此有些人大惑不解,为什么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作为鼠年的吉祥物的动画宣传片中的主人公却是一只可爱的小白鼠?
生肖文化的形成在古代,由于对一些动物的习性缺乏了解,人们总认为有些动物有些特异功能或异乎寻常的能力,所以才编出一些传说或故事来解释。如老鼠能咬开铁板,黄鼠狼能吹气把鸡毒倒,牛、羊的奶能自动变成奶酪等。人们根据对自然和生活的长期观察,有的动物的习性、能力与其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吻合的。比如虎,其能力、习性在百兽之上,所以成为百兽之王。
十二生肖的排列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排在前五位的鼠、牛、虎、兔、龙,依次代表了穴居、草原、山林、水边以及空中生活着的动物,这是人类从不同生态区域获得的食物来源,而龙则是古人对已经绝迹的鳄类想象加工的结果。而身居农业社会的中国古代汉族人,主要希望“六畜兴旺”,于是排在后面的五位全是家畜和半家畜---蛇、马、羊、猴、鸡、狗、猪。蛇是鼠类的天敌,古时人们也经常食用。
鼠能爬上高而危险的果树,偷吃果子,人们又感到鼠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老鼠的身上寄托了他们的美好的愿望。由于民间还有“蛇生鼠”和“鼠化龙”的传说,即把蛇与鼠、鼠与龙在观念上联结在一起了,使得鼠又具有了“化龙”的功能,鼠年的吉利就被看成是龙年的吉利,这就成了历代中国民众心目中“本命年”吉利的观念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