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牟指什么生肖?

方炳丹方炳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夏牟”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使用时间概念。 《大戴礼·夏小正》有记载:“四月,小满后二日,钦景之风始至。五月,芒种后二日,钦云之象始至……八月,白露后三日夜,水始涸。十月,寒露后六日,霜降气始肃。十一月,大雪后六日,寒气凛冽。十二月,小寒后三日,天严凝。”

这段文字中提到的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中英文解释。其中对“小满”的解释是:“小满者,阴阳盈虚,五行轮回,再满再盈,天地之气,循环不已。” 这意味着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一种阴阳、五行关系的存在状态,这种变化是有周期、循环的。 “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17年6月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我国申报的项目“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这引起了全球气象界的关注和热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网是这样介绍我们的这项发明的:“The ‘二十四节气’,由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确定的地理坐标和时间坐标构成的,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这个变化周期被称为‘农历’;通过观察和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点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蓟帆涵蓟帆涵优质答主

传统农耕文化对自然现象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在生肖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其中“物产丰歉”观念是形成生肖文化的重要动因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把一年的十二个月划分为孟、仲、季三段,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三月)”,“孟夏”、“仲夏”、“季夏(六月)”,“孟秋”、“仲秋”、“季秋(九月)”,孟冬”、“仲冬”和“季冬(十二月)”,这就是所谓“四时八节十二月”。“夏牟”观念就是建立在上述时间划分的基础上,并由此衍生而来。“牟”即“硕大、盈满”之意,如“牟麦”指大麦,“牟猪”指肥猪,而“夏牟”即是“盛产”的意思,即指四季中秋收作物的收获期和丰收年景,也即夏历(农历,今之阴阳合历)的七八九三个月(“季夏”、“孟秋”和“仲秋”)。这是一年中风调雨顺和物产丰歉的关健时期,所以人们总是以这三个月的气象和收成情况来决定一年的丰欠。“夏牟”观念在有关文献和民俗文化中都有反映,如《洪范五行传》:“五曰农,农,食也,其禽鸡,鸡不鸣,则民疾瘟。”这里所谓的“鸡鸣”即指“夏牟”之月的气象。汉代易学家京房在《京氏易传》中说“鸡主物产”,“鸡(鸣)”则“五谷生而不死”。《淮南子·泛论训》所记的“九月大熟,谓之丰年”,这里的“九月”也是针对“夏牟”而言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