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代表什么生肖?
“赏”字上面是个“贝”,可理解为财;下面是一个“王”,一个执殳(shū)的人,意思就是说,拿兵器的人,去获取钱财。
《说文》里有解释:“赏,赐有功也。从宀、从貝。”段玉裁注:“言其因立功而得財也。” 古代奖赏之物多为财物,所以用“赏”字表示奖励的含义;
同时,赏也是古代的刑罚之一。《周礼·秋官》中有记载:“掌朝觐、会同、劳宾、飨宴之事……三罪则挞之,一曰怠惰,二曰傲狠,三曰侮官。”郑玄注:“三罪,谓犯死罪,当赏而免之者。”也就是说,把犯人关了几天,放了,算是对他的奖励了。
这个“赏”字还指授予官职。《汉书·高帝纪上》中载,刘邦称帝后,封功臣为王,“分其土地,立诸子为郡守。”颜师古注:“赏亦授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赏”又代表了生肖虎、兔等姓氏。因为虎在山林里称王;兔子在穴居时,也自称王者。
当然,最贴切的还是代表生肖蛇。因为蛇的形态像一条盘着的绳子,本义就是“弯弯曲曲像绳子的东西”,所以,它和“赏”字很像,很合适。
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但是对十二生肖的由来,却有各种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传说是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而产生(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之说在南北朝时已经形成,在长期的流传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衍生出许多有趣的生肖成语故事和神话传说。比如“鸡飞狗跳”、“狼心狗肺”、“鸡犬不宁”、“虎落平阳被犬欺”、“生龙活虎”、“指鹿为马”、“气冲牛斗”、“兔死狐悲”、“龙马精神”、“老牛舐犊”、“蛇蝎心肠”、“沐猴而冠”、“羊质虎皮”、“鼠目寸光”、“龙腾虎跃”、“三羊开泰”、“狐假虎威”等等。
“赏”字所包含的生肖有:
1、赏的上半部分“耳”字,包括牛(午)这个生肖,因为“耳”字古时既指“耳朵”,还可以指“牛”或者“羊”(也有学者认为古时只有“羊”字,没有“牛”字,在需要指“牛”时,就用“羊”来代替),如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风吹草低见牛羊”、“羊羔跪乳”。在甲骨文字中,“耳”字就像一只牛头形状,但“牛”字是在“羊”字基础上形成的。(“耳”字的由来可参考本账号中《耳字的由来(汉字是怎么起源的)》一文)
2、赏字“贝”部,“贝”字古代指贝壳,古代人常作为饰品佩在耳垂上,如“耳环”、“耳坠”,人们还利用“贝”来做货币(贝币)。甲骨文中,“贝”字像一只张着口的软体动物“蛤蜊”。因为这个软体动物的口常闭合着(故有“贝关”一词),所以“贝”字也被当做“关闭”的意思来用。牛在古代是“牺牲”的主要来源,“牺”字就指披着“贝币”装饰的牛。古人认为动物有“五脏”,即心、肝、脾、肺、肾,而“胆”归属于“肝”,因此有“心肝宝贝”的说法。“宝”的本义指“玉”,后来也指“珍贵之物”,因此“贝”字也常出现在“财富”、“珍贵”的字中,比如“财”、“费”、“赋”、“贪”、“货”、“贡”、“贿”、“财”、“赏”、“贵”、“贿”、“贺”、“财”等。由“贝”字衍生出了“财”“富”等字,以及“贫”字(“贫”的本字是“分”,即分开“贝”,引申为“分配”;“贝”字又引申出“财”字,于是“贝”和“分”组合成“贫”字,即“分裂财务”之意,“贫”后来假借为“贫瘠”、“贫穷”之“贫”),“贝”部也是常用字中唯一一个有关“财富”或“珍贵”的形声字偏旁。
3、“赏”字所包含的最特殊的一个生肖是“马”(午),马是人类得力的“坐骑”,古人认为“马”是仁义明智的动物,“马”是地支“午”所代表的生肖。古人认为马是一种义气通灵的动物,因此把“马”字和表示“小老虎”的“犭”字组合成“好”字,即“好”的本义指“驯服善良的马(良马来拉车,劣马来驾车都会发生事故而影响心情,故‘好’假借为表示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好’字)”。古代还把“犭”旁或者“马”旁的字用来表示“亲和友爱”的含义,比如“驾”、“怒”、“驭”等。还用“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来指代或者比拟“人才”,比如“龙马精神”、“汗血宝马”、“马到成功”、“害群之马”、“老马识途”、“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走马观花”等。
4、“赏”字所包含的虎(寅)、兔(卯)、龙(辰)、蛇(巳)、羊(未)、狗(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