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是什么生肖?

吉伟伟吉伟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朱棣”的“棣”字,读音(dì),因为明朝规定:皇族名字中的一个字必须与皇帝的名字相同,所以,朱棣名字里的这个“棣”字,就不能读作(dèi)了,而要读作(dì) 。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给孙子取名为“棣”呢?是因为“棣”谐音“悌”,而“悌”在宋元时期就是一个常见的人名用字,说明朱元璋给孙子取这个名字是有出处的——取典于《论语·公冶长》篇中: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就是会说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令色”,就是会装出一副善意的表情。全书在这里有一个转折:“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有德行的人,才会欣赏好人,憎恶坏人。

全句的意思就是说:只会说讨人喜欢话的人,很少有德行。相反,有德行的人,他懂得欣赏品行好的人,也懂得厌恶品行坏的人。换句话说,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 明代文人大都熟读经书,很讲究“克己复礼”,因此朱元璋给孙子取这个名字,是寄予了厚望的——希望孙儿能像“棣”树那样,枝叶覆盖,秩序井然,而且根基牢固(引申为德行良好)。 但是,朱棣并不是一个能够遵守祖训的孝孙,也不是一个根红苗正的合格皇后之子。事实上,他的一生都在挑战祖训,颠覆常规。

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四十个孙子中,唯一不是一个父亲的嫡子(父亲朱标是中宫娘娘所生,但朱标母亲并非皇后,朱棣不是太子朱标的亲弟弟),但却是太祖皇帝最钟爱之孙。这种特殊的身份,可能也让朱棣在皇权竞争中具有了异乎寻常的野心。

幸锦华幸锦华优质答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史称明成祖。

朱棣生于北平(今北京),为马皇后所生的第二子,在燕王邸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朱棣便前往封国重镇北平。在父亲在位时,朱棣便参与北方军事,曾率军攻破捕鱼儿海。此后又镇守北平,在靖难之役中率军起兵攻入南京,成功推翻建文帝的统治。登基以后,朱棣继续推行太祖政策,并在多方面做出调整,政治上实行南北之官互调、增设北京政权机构,经济上恢复了大明宝钞的法币地位、疏浚运河、迁都北京,文化上修纂《永乐大典》、编修《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教育上设北京国子监、科举南北分卷,军事上五次北伐蒙古、收复安南,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遣使朝鲜。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使明初的政局焕然一新,史称“永乐盛世”。

1424年8月12日,朱棣再次北伐后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庙号成祖,谥号范围仁宣茂武定明昭孝成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长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