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解什么生肖?

苏敏硅苏敏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鼠,子是十干之首,也是十二支的第一位。而“格”与“冠”谐音,所以古人用子鼠来比喻有才华的人,称之为“元亨利贞,首屈一指”;又因为子鼠位于整个月首,所以在“十二月令”中,子鼠又有“十一月霜雪明,二月花草盛,五月烈日炎,八月凉风起,十一月水结冰”的意思。

丑牛:在古代,人们将“牛”和“耕”联系起来,认为它是辛勤的代名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耕牛休息五旬”,正是这个意思。古代以牛、羊、猪三牲祭祀,在祭祀时,羊排在牛前面,说明羊比牛尊贵。但按农耕顺序,耕牛理应领先。于是人们就用“牛”字来给勤劳勇敢的人授予尊称,如“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寅虎:《礼记·檀弓下》中有“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如是,则父子兄弟有礼矣。”这里将“悌”解释为“敬爱”。而在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的“郭巨”,因为母亲“重德”,所以又称他“尊亲”。这些文字记载都说明早在先秦时期,“悌”就被赋予“尊敬友爱”之义了。

卯兔:古人认为兔善跳跃,与敏捷、机智相连。《晋书·宣帝纪论》说司马懿“机巧聪慧”(其实他的聪明远不止此);而唐朝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说“苛政猛于虎”——这里的“苛”字通“苛诈”,指贪婪苛刻之人。由于兔子狡诈灵黠,所以就用它来形容这种人。 辰龙:从字形上看,“辰”字的上半部分像一条盘曲的龙,下半部分是一个“土”字——这就是“辰”字的本义。

古代的神话故事里,“龙”总是与“辰”相关联。《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郭璞注曰:“卵,当生辰。”说的就是“龙生辰”这一典故。另外,《庄子·秋水》中还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这里面的“渚”就是河流中的沙洲,而“渚”的上半部分正好像是一条游动的龙。 巳蛇:《史记·律书》中指出:“午,阳极,万物皆盛。”其中的“午”,就是指“巳蛇”。司马迁还指出:“午,阴气冒阳,不得下透,故阴阳交争,天地不通。”也就是说,中午是一天之中阴阳相争的时候,这个时候自然界没有生机。

唐太宗诗云“寒蝉有高洁,悲吟立秋后。”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巳蛇”的特点:阴盛阳微,萧瑟凄清。 午马:《尔雅·释天》中有“太乙,天赤一”,清人郝懿行云:“其星居中央,有似马形,故名。”这是关于“午马”的最早记载。而东汉王充所著《论衡·物势》中也说:“午马,昼日行,故曰马。”也就是说,古人在观察到马的行进特点之后,将其归到了“午时”这一时辰。

未羊:古人用“未”来表示羊,并不是直接将羊与“未”连接起来。而是用“未”代表牧草生长旺盛的五月,再用“五”来表示羊。比如战国楚简中就有“六月羊”的说法。这是因为农历五月之后,百草丰茂,羊可以尽情享用了。

申猴:“申”是指“猴”,还是“猴”的别名?古代文献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尔雅·释兽》中说“猿,猱。”郭璞注:“俗呼猴为狨。”另一种是《庄子·盗跖》中“循江而上,千有余里,至巫山。”郭璞注:“山人多网罗捕猴。”古人在观察猴子习性时发现,它们总是双手攀援,而且性情灵活多变。于是就将它命名为“申猴”,还创造出许多形容猴子的成语,如“灵猿健猿”“蠢笨如驴”“顽皮跳脱”“抓耳挠腮”等等。

酉鸡:“酉”的字形是由“酉”和“辛”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辛”代表着刀斧之类的尖锐器物,而“酉”代表的是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酉”被当作“酒”的专用字并使用——比如“酒杯”“酉壶”——这样“酉”上面的一横就会省略,就像现在电脑使用的简化字“酒”。如果“酉”里没有放上尖利的刀具,那就说明里面装的不是美酒,而是寡淡的黍稷之类,用来祭神。这时,“酉”的上部就会加一划或两划。这也是古人的“酿酒图”。 戌狗:古人用“犬”字表示狗。但是,“犬”字上面那一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者们。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表示尖刺的肉钩,以此表示犬牙;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那是表示长胡须。现代学者大多认同第二种看法。 亥猪:猪很肥胖,古人发现它的身体表面有许多皱纹,就好像波浪一样,于是就根据猪的这些特征创造了“亥”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