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被供神?
子鼠 《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引《春秋命历序》云:“子者,万物始也;鼠者,穴居之虫,子象鼠。”可见在古时,人们已经把子鼠作为新岁首任之神加以供奉了。清人朱骏声撰写的《洪范》中也有记载:“子,兹也。万物至此皆复生,万象更新如子。”“子者,万物之初也。”于是,子鼠就被赋予了“新生”“开端”“复兴”的含义。
丑牛 “牛事顺利”的意思,祈求新的一年“耕地”的农事活动能够顺利展开,期待所种的庄稼能够收获累累硕果。牛年就是“农忙年”。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中说:“仲夏端午,是为驱邪解秽、斩除妖魔、祈福纳吉的重要日子。”“端”字有“初始”“开端”等含义。五月正是盛夏时节,草木葱茏,百花盛放。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瘟疫流行,疾病丛生。
所以,农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民间有悬挂菖蒲、艾叶于门楣以辟邪的习俗。而在晋代,人们会在这一天浸透艾草以驱瘟避灾。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中记载了这一习俗:“艾叶煎汤沐浴可治病驱邪。”明代李时珍则认为:“艾叶本状似蒿,颜色赤绿相半。”民间除了用艾叶煎水洗浴外,还用艾叶制成的艾绒和艾条薰蒸房间,以达到驱邪祛病的目的。
寅虎 《礼记·月令》中有“孟春,祀天子于东堂”的说法。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说:“俗所谓太岁者,今谓之阳神;东方木神也,其形如木,其数甲,凡甲子、甲午、甲戌、甲辰、甲申、甲寅是也……南方火神也,其形如火,其数丙,凡丙辰、丙午、丙戌、丙申、丙寅、丙子是也……中央土神也,其形如土,其数戊己,凡乙未、乙卯、辛丑、辛亥、丁巳、癸亥是也……”可见,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将太岁视为尊神奉祀了。而“拜太岁”则是民间最为流行的祭祀典仪之一。
辰龙 古罗马波旁国王路易斯·德·波旁加冕时,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曾让两条金龙为他加持王冠。后来,欧洲各国王室纷纷效仿,在加冕典礼上摆上象征皇权的宝石,再让两个儿童抬着象征权力的橄榄枝和黄金做成的蜥蜴(龙的化身),边走边舞。而我国古代帝王们则在举行大典时,将一只青螭(谐音“螭龙”)牌置于案头。等到大礼告成之后,再将青螭牌收起,以示仪式成功。青螭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汉书·哀帝纪》中说:“先帝制诏,丞相御史,曰……玄龙赤螭,服色非行。周汉旧典,无金革之事,明诏有司,推而不动。”颜师古注曰:“螭,龙属也。青色为青龙,赤色为赤螭。”无论是古罗马的国王,还是我国的皇帝,都想借助龙的力量,来彰显自己权力伟大。
已蛇 已蛇就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根据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李巡注说,“麒,仁兽也;麟,仁畜也。皆牝牡同体。”也就是说,所谓的“麒麟”其实就是长着鹿角、狮子和老虎鼻子、身上长满鳞斑的雄性山羊。在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麒麟”常被描绘成慈祥和蔼、体态雍容的神异动物,常常与“凤”一起并称为“凤麟”。孔子死后,鲁国大夫将其神主用二乘编列的大车迎回曲阜,祭奠时,仪仗队中便有“麒麟”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