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第四生肖是什么生肖?
我第一。第二是猴;第三是虎,第四是龙! 为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在人们最常用的农历中,每个月都有“月将”,用以代表当月之月令。如正月“寅月”、二月“卯月”……每月按地支顺序排列一个属相,十二月则是一循环。(注:此“月将”与古时用于推算月亮位置的“月将”并非同一概念) 但到了农历四月,问题出现了。按照上述方法,四月应该属于蛇,但是我们都知道,农历四月正是立夏到小满节气期间,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用蛇来象征这一月份的特点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古人便用另一个符合季节特征的意象来表示四月——辰龙。
《尔雅》中有“句者,曲也。月节不正,一辰见八星曰句。”的解释,这里将辰龙与月相联系起来,颇有一语双关之意。因为太阳在清明到立夏这段时间运行到春分点附近,开始朝北移动,而地球公转轨道正好是一个近似圆形的运动轨迹,所以每天经过的地区并不是固定的。每天所看到的日月相对位置都有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月内有周期的变化,也就是月相的变化。 由于每个节气之间时间相差不大,而每次月相变化又有着明显的特征,于是古人就采用了以候应节的方法,把每两个月分成四个“月相”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用“候应节”代替“节气”来计算时间。
《淮南子·天文训》载:“凡望云气,大率土色皆象形;凡月宿,大小故明暗有定。”这里所说的“土色”和“月宿”即是指“月相”。可见,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并加以运用。 这其中,“四象”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因为它不仅代表了不同的物候期,而且是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投影,具有方位性的特点。它对于古人定位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们编出了几句口诀:“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就是说当斗柄指向正东方时,春天就到了,四季之首——“孟春”如期而至;接着“孟夏”出现在南方,而“孟秋”出现在西方,最后“孟冬”降临北方。然后每一个季月又有中月和小月之分,共十八个节气,直到第四个季度,冬至来临时,“坤居其所”,万物至此皆闭,一年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