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是成语吗?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确切意义的词组或短句,人们通常将四个字的词组称为成语。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看,汉语中有很多熟语“天外有天”都可以称为成语,但是由于受约定俗成规则的影响,我们通常所说成语数量有约五万余,常用成语数量只有七千多。
天外有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拼音是tiān wài yǒu tiān,意为某样事物的境界,在更高标准下仍然是低级的。用来表示人的眼界为自身的狭隘所局限;或者用于赞美某人之高超技艺时,褒扬其无与伦比。出自《庄子·逍遥游》。
成语出处:成语“天外有天”出自《庄子·外篇·逍遥游第二》:大鹏鸟背像泰山,飞起来能掀起海面,有扶摇作内力才能腾空,能飞上九万里高空。即使是这种可以飞行上最高之天的神奇的大鹏鸟,它也需要凭借那么大的风力才能飞上去。那么,这最高之天之上还有什么?庄子用了一个词儿:莫之夭阏者,意即没有能再管束它(大鹏鸟)的了。天外有什么,庄子没有说,只是说“莫之夭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有记载: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之会,良可乐也。不知后当复数如此不邪?”顾曰:“汝云何知后不尔?”复答曰:“正自不能知。以目前言耳?”
至车中就阮范,咏此语,叹许、谢已没,三日不得其情,辍而还,遂终身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