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丑星是什么生肖?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神煞,没有必然的联系。 辰丑是十二生肖的龙和牛。 为什么是这两个?因为子鼠、丑牛对应的是北方玄武(龟蛇)和中央黄帝(赤帝)。 而寅虎、卯兔、辰龙分别对应东方青帝(青龙)、南方炎帝(朱雀)、西方白虎。
这里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在唐五代以前“四象”是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顺序排列,但到了宋代就变成了“左白虎右青龙前朱雀后玄武”,而辰龙正好位于白虎之位,而不是原来的朱雀之位。 宋以后文献中的“四象”都是指代“左白虎右青龙前朱雀后玄武”四星,而且经常以“大熊座”代替“小熊座”。
所以后来人们提到“四象”时,一般默认就是指“大熊星座”了。 但“大熊座”和古代的“四象”不是一回事! 大熊座的北边还有北斗七星,而在古代人们通过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判断时间(参见“定昏影”条)。 至于南斗六星和中天紫薇垣等星官,那都跟十二生肖没啥关系。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些星星与十二地支联系起来呢? 因为古人把星空分为365个区域,称为“365宫”,每一宫都有名称。而每个时辰的正中就是一宫的正中线,也就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这四个方向的中点。
比如“午宫”的位置就在正南方(现在的时间大约12点到14点之间); “未宫”的位置在西南方(现在的时间约14点至16点间)。
这样一天被分成了24份,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段,每一时段叫做一个“时辰”或“时柱”。 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分别叫“子午卯酉”;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分别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而辰和丑恰好就在东北和西北方位上。 所以古人用“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五颗星在白天由东向西划过的位置来象征这十个时辰。 这就是所谓的“二十八宿值日”或者说“五星占日”。 这十颗星对应的正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戍亥”十天干,因此也称作“甲子十二神”或者“天干十二神”。 在每一个时辰中,这五颗星都会由东向西经过南北两个方向的天空(古时称“子午”为“南北”)。当它们进入北方天空的时候,就标志着时辰的开始;而当它们行至南方天空时,就意味着时刻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