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属什么生肖?

商梅凡商梅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题我必答!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件事;古代的十二生肖跟现在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现代的十二生肖,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代的十二生肖可没那么简单,不同朝代都不一样。汉朝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子、西鸡、戌狗、亥猪。三国的时候变成了甲寅鱼、乙卯兔、丙辰龙、丁巳蛇、戊午马、己未羊、庚申猴、辛酉鸡、壬戌狗、癸亥猪。

隋朝的时候变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卵兔、辰龙、已蛇、午羊(马)、未犬(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唐朝变成子鼠、丑牛、寅虎、兔(卯)、龙(辰)、已蛇、午马、未羊……可见,古代的十二生肖可随节气而变化,不像现在这么呆板。 而关于胶柱鼓瑟这个成语,更是跟十二生肖毫无关系。“胶柱”并非形容某种动物。 此语出自《汉书·礼乐志》:“高帝乐楚声,诏令吹竽。鼓之,曰:’妙啊!’故汉乐家皆效陶氏,五音皆谐,如胶柱鼓瑟,不得其理。” “胶柱”是指粘住琴瑟上的弦而乱弹琴声之意。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这是形容不会弹琴的人搞音乐。

那么为什么选择弹塞外蛮夷之乐而不是弹奏汉族乐曲呢?原因是因为秦灭六国之后,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却唯独没有统一民间的音乐。秦灭六国之前,各国风气各不相同;韩国爱舞,赵国爱讴,魏国爱吟唱,楚国爱歌舞,燕国好技艺,秦国爱声乐。所以秦一统天下后,不仅统一了度量衡,也统一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礼仪制度,唯独没有统一民间音乐的原因,是因为秦人不识乐律。

秦人既不识乐律又没有音乐天赋,自然无法像其他六国一样自创出属于本地特色的歌曲。于是秦人只好采用一种最笨的办法,他们收集了六国的乐曲加以合并,然后统一用五音配合,这样就算把音乐统一了。然而这样做出来的乐曲固然可以全国统一实施,但却没了旋律,听起来就像没调子的合唱。秦人以暴政闻名于后世,这种缺乏旋律的音乐也被骂的不清。汉文帝时,曾下令恢复周代的礼乐建制,试图找回失落的旋律,但终究未能如愿。

邰慧邰慧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里每一个动物都有对应的成语,而有很多成语又跟生肖有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胶柱鼓瑟”形容的是哪一个生肖呢?

胶柱鼓瑟[gāo zhù gǔ sè] 汉纪三十二 汉纪三十二起强梧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凡五年

孝宪皇帝上之下

元鼎六年(庚辰、前111)

庚辰,公元前111年

〔1〕春,有星孛于西北。闽越与南越并侵为害,于是天子遣两将军,帅大军临之,越人遁逃,驱散其党,并为一国,使自相诛伐。

【译文】

甘露三年(癸酉,公元前51),春季,有彗星出现于西北天空。闽越国和南越国互相侵犯,成为两国患害,于是,汉宣帝派遣两将军率领大军进逼这两国。越人逃散,又重新组织驱散他们的残部,建立一个国家,自己互相剿杀。

【评析】

为政之要,首戒好恶。喜好不明,则人怀苟且。厌恶不正,则人怀愤怨。喜好与厌恶不加节制,是为政之大害。

君王喜好声色犬马,则奸佞之徒以声色犬马进身;喜好游弋田猎,则佞幸之徒以游弋田猎邀宠。不法周代“五listening”,却效仿秦代以“不闻国过”为贤臣,喜好至此,恶事滋生,实是必然。

为政者喜好不明,难免人心浮躁。喜好不明者,或喜或恶,没有个常存的标准,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下属便不敢有所专主,只求自全。

喜好不明,则为政者好恶随心所欲,不加节制,其恶习必然由上而下,流布天下,这是行政之大弊。喜好不明,厌恶亦不明,或奖或罚,赏罚无准,无公正而言,必然导致人心离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