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的生肖怎么划分?

姜亦演姜亦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公元前2世纪的古罗马历书,到17世纪法国科学院提出的“回归年”概念,人类对地球公转的周期已经有了一千余年的认识。然而这些认识都只停留在自然现象层面,直到1583年,荷兰科学家斯普尔茨海姆通过计算证明,公元1582年后的一天不再在10月2日上午10时零几分出现,而是提前到了9月30日下午6时零几分。 斯普尔茨海姆的计算还表明,这种“提前”不是一天之内能够完成,它需要每年都在9月30日这一天里持续不断地进行,即每一天都必须比正常的凌晨时间提前几个小时进入黑夜,而正常情况应该是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早几个小时进入黑夜。因此他推断,这种现象是每个月都有两天(上弦月和下弦月)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比12小时多24分钟造成的。为了消除这种误差,他在公元1582年前推算了公历,在公元1582年之后建立了“格列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

但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除了每月多24分钟,每两年还会多出一天,也就是说每隔几年就会有一年的最后一天凭空消失,而新的第一年就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这种循环往复的年份长度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在旧日历的最后一页被撕去后,人们在新年那天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新历生日究竟是哪一天! 一直到几个世纪以后人们才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地球公转轨道并不是完美的圆形,而是呈扁形运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光线,使地球处于阴影之中,此时发生日食;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一侧,与太阳分居地球两面之际,月球会照亮地球另一面的人们,这一瞬间便出现了“加冕”的满月——“万圣节”(All Hallows' Day,亦称“诸圣节”)。

随着月球的不断盈亏,这种由月球带来的“时差”不断调整着公历的新旧交替,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闰周”(Leap Week)体系——即在四年中插入一个闰日,使得每年的第一天(元旦)都是星期天,而最后一天的农历生日也总是星期一。虽然这样一年下来实际上只有365.25天,但每过400年,这个闰周会自行调整一次,多出的那一天会被加到2月的最后一天,从而使公历实现与回归年的同步。

冯晓静冯晓静优质答主

中国人每过一年,生肖就会变化一个类别,在中国传统的12生肖之中,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属相。很多人都听过有属马的,有属龙的,或者是属蛇的,但你听过有人说自己是闰年的生肖吗?虽然听起来有点荒诞,但是真的会有一些人在自己的户口本上是写属闰年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又该如何划分呢?

众所周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了365天之后是一年,但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这三天是不会缺少的,只不过,平年的时候,每四年所积累下来的这些天数,不会被平均分配到12个月中去。

到了闰年的时候,这些没有被利用的天数会全部聚集在2月,这样2月就有了29天。我们都知道,2月份,一般来说只有28天,或者是闰年的29天。在这几天里,出生的孩子,其实,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生肖划分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种类型的生肖更替分法,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计算标准。如果按照阴历来划分生肖,12生肖就和西方的星座有了一定的重叠和矛盾。西方的星座,是依照太阳系2月的具体天数来划分的,所以,星座会更加具体和精确,而在2月28日~29日出生的人,一般会被划分到双鱼座。如果按农历划分生肖,就容易产生“闰月”的问题。

目前,最为普遍的就是按照农历的生肖来计算日期了,人们常常将这2月最后两天的属相称为“双子兽”或者是“两不管”,就是指这两个时日不好计算生肖。有人认为,如果过的是正月,那就是上一年的生肖,不过正月,就是下一年的生肖。

有人认为,要根据12生肖的日期,来精确计算两个日期的属相。无论怎样,最后能办到户口本上写“属闰年”,也是一件很特殊而又有趣的事情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