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年是什么生肖?
“壬午”是指干支年份,天干“壬”与地支“午”的合称。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的排序并非按十二生肖动物的顺序排下来的。而是以十二地支依次排列。
首先,古人发现太阳每年冬至时,都在南方回归线附近慢慢向北移动,当它回到正北方的时候,冬至节就过去了。于是有了“子鼠”;随后,太阳又慢慢南移,到了大寒节当天,“丑牛”来了;接着,阳光直射点继续北移,“寅虎”在立春节气当天出现;然后,“卯兔”在惊蛰节气之时到来……如此循环往复。
“甲子”“乙丑”……是以60组干支来表示60个时间点。每一时间点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个时段。分别用2小时30分钟、4小时30分钟、1小时30分钟标注。例如“子时”,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其中11点至1点是“子时”中的“上弦”,1点至3点是“子时”中的“中弦”,3点至5点是“子时”下的“下弦”。
“丁未”、“戊申”……是按照农历月份建立的六十四组干支。每个月份都有“丁未”和“戊申”两个干支,它们分别位于月初和月末。同样,每一个季节也都会有“丁未”、“戊申”,不过位置不固定,有时候会在月初,有时候会在月末。而每个月都有那么两天的时间与“丁未”或“戊申”重合,古人将其命名为“晦”和“朔”。
戊辰年是十二地支排在第五位。辰为大器晚成之意。“辰”字的古体字是“震”,有震动的意思,又有良辰美景的含意。我国南方人把蛇称为长虫。有人根据十二生肖的排行:鼠在先,牛居后,虎、兔紧跟后,龙蛇排在五、六位等等说法,有人就把龙蛇视为一体,称长虫为长龙。其实龙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蛇是现实世界中具有特殊生活习性和毒害功能的生命体。蛇有无毒蛇和毒蛇之分,它既有“投桃报李”、“破釜沉舟”、勇于牺牲的可贵品格,又有“狡猾奸诈”、“暗箭伤人”恶德劣习。
地支的辰位在东方。自然界中原是龙的归宿。古人为了张扬龙的祥瑞功能,借蛇的原型来附会龙形,并把蛇的习性和某些优良品质,全部都归龙所有。于是,蛇的形象遭到玷污而变得臭名昭著。其实“蛇”字在甲骨文中写为“蛇”。上部是一张嘴,下部是蛇身。说明蛇的本身并不凶险,它没有“足”,只会蜿蜒而行。人们畏惧蛇是因为它有剧毒,一旦被它咬伤,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蛇在十二生肖中,其崇拜者也很多。人们大多喜欢龙腾虎跃,骏马奔腾等吉祥话语,而很少听到赞语蛇的话,可见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低微的。但是人们也喜欢用“龙头蛇尾”、“首鼠两端”等带有蛇文的成语,去挖苦那些只重开头不重结果的人,或反复无常,犹豫不定,言而无信、胆小如鼠之徒。可见蛇文的使用频率虽不及龙字频繁,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蛇字来形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