榀代表什么生肖?
“榀”字在康熙字典里是这样写的: 简体部首:木,部外笔画:7,总笔画:10;繁体部首:木,六画部外笔画八画。 康熙字典里还有一个“駝”字: 简体部首:木,部外面笔:8,总笔画:13;繁体部首:木,七画,外笔画十四画。 两个字的部首相同,都是木,而且字体相近。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这两个字: “駝,木名。出梁郡(今陕西省汉中市)。”“榀,屋梁也。从木,頻声。” 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駝”是指一种树,而“榀”是一种屋梁。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频”字。可以认为“駝”和“榀”都是“频”字演变来的。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字——频的演变过程: 上面的图片可能比较复杂,我给大家简化一下:在东汉的书籍里,“频”字是这样写的: 大家可以发现,当时这个字的写法像“非”字,所以读fēi。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面的“竹”头出现了,同时“次”字下面的一竖变成了一短横,这时读音改为pín。再后来,“次”字下面一竖去掉,变为“次”字,“频”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既然“駝”、“榀”都是由“频”字演变过来的,那为什么还要用一个“頻”呢?这主要是因为古文字的异形字太多,如果严格区分,每个字都要有其唯一的字形,那么汉字数量就会成倍增加,不便于使用。所以古汉语学者们就采用了一个“繁简互见”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异形字,即那些不太常用的异形字就用其较复杂的字形来表示,而平常使用的异形字则保留其简单的字形。如“駝”、“榀”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