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是什么生肖?
“正月迎春”中的“迎春”,指的是立春这一天,也叫打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年2月19日或20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 《后汉书·礼仪志》:“立春日,天子亲率诸侯大臣,迎春于东郊。”唐韩郁《穷春寄友人》诗:“春气朝朝暖,东风处处吹。自缘身是客,不敢问芳菲。”宋程颢《立春》诗:“春日春风发,河边草芽生。东风有馀力,发我枝上花。”明徐渭《浣纱记·出游》:“仲春天气,乍暖还寒,一拂微风起絮,渐融和。”可见古人对立春是非常重视的。
在农历腊月廿四,即公历1月30日前后,人们要送旧神——灶神,也就是“送灶”。而到了立春这一天,人们迎新的神,叫作“迎春”。 “迎春”为什么要到东郊呢?原来,在古代,所谓的“东郊”实际上是指“坛”,所谓“东郊”实际上是说“东至郊坛”。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文帝以岁恶不食,令东堂立羊。公卿百官朝羊而拜,先春一日而行礼。”也就是说,西汉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和节俭,不让祭官自己吃羊肉,而是让羊站在殿前,百官面向羊下跪磕头,而在立春前一天举行这一仪式。这当然是一个孝悌的故事,却也反映出“至东郊”实际就是去“坛”。至于“迎神”,不过是因为这些神在春节期间休息,现在又要开始工作了,所以人们要去“迎接”它们。
那么,为什么“迎春”要在立春当天,而不选在农历腊月廿四、或者说春节那一天呢?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前后,正是老百姓走亲访友、欢庆团圆的时候,这个时候“迎”出来的神显然不可能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神。而在立春这一天,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再举行别的喜庆活动,因此一位“正经”“严肃”的神正好适合“迎”出来,宣布新一年的开始。
在十二生肖中,“鼠”对应的是“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而老鼠最善走阴,于是相生,成为了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接下来十二地支中的“丑”对应“牛”,牛是人类最早驯化且关系最密切的家养动物之一,又对应了农耕社会中劳作工具的形象,于是成为十二生肖之一。
“寅”对应“虎”,按照古时人的观念,虎可以镇宅辟邪。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必定不会有老虎出现,所以将虎排在第三位。当然,关于“寅”对应的是“虎”还是“狮”,在历代中一直存在争议。
“卯”对应“兔”,在十二生肖里,只有兔与虎同为野生动物。这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兔象征了阴柔之气,二是古代认为兔是生育之神,能赐予人们繁衍的力量,而其他生肖都不适合。此外,兔和卯字的字形也颇为相似。
“辰”对应“龙”。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但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很重视雨水,崇拜能够行云布雨的龙是很自然的。同时,人们也希望像龙一样能够腾达飞黄,因此龙被放在了第五位。
“巳”对应“蛇”。古时候人们还把蛇称作“龙”,而“巳”与“祀”谐音,祭祀也是农耕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也提及到了“巳”对应“蛇”,认为是“巳,祠神也,像屈巳之形。”也就是说,以蛇这种动物的形象来对应祭祀之礼。
“午”对应“马”。马是人们最早使用的牲口之一,同时也是“速度”的代名词。因此在十二时辰中的正午,阳气最盛,以“马”这一充满动感和阳刚之气的动物相对应,也是顺理成章的。
“未”对应“羊”,也读作“味”。在古代,羊是人们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将羊对应“味”这种味道,也寓意着丰收与富足。
“申”对应“猴”。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灵长类动物,“申”与“伸”、“神”都颇为接近,以人类的近亲“猴”来对应,有一种呼应之感。
“酉”对应“鸡”,在古代,“鸡”又被称作“酉鸟”,酉和鸡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它入选十二生肖。
“戌”对应“狗”,在十二生肖中,“戌”和“狗”是唯一存在亲缘关系的,这是因为古时的“狗”被称为“犬”,并写作“犬”。
“亥”对应“猪”。猪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在古代以猪作为“亥”的表征动物,也是源自于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而且,猪是十二生肖中对应“肥肠满囤,和气致祥”这一圆满吉祥之意的动物,因此也成为了最后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