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恶生肖有哪些?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代中国人民用十二地支记录时间。一天中上午9时至11时又称“卯时”,此时太阳位于东方,月亮位于西北方向;正午11时至下午13时又称“午时”,等等。
在《周易》理论中,把“—”称为阳爻或阴爻,用“--”表示阴阳气势的消长变化。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素问·五脏生成》等篇中,以十二地支表达五行生克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并进一步指出: “肝主春…其性疏泄而好动。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主夏…其性躁急而喜欢舒畅。 ”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脾主长夏…其性迟缓。”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肺主秋…其性清肃而喜润。”(《黄帝内经·素问·五藏气化法时序》) “肾主冬…其性蛰伏而喜静。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 在上述文字里,我们已经看到了相火的概念。所谓相火,是指正常状态下,虽然各脏腑功能各异,但彼此协调,为人体正常运转的客观存在。但在病理状态时,任何一脏功能的异常,都可能导致相火的不正常活跃,从而出现各种症状。相火在体内的运行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用“子午流注”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