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是什么生肖?
观是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释义为“视也”。《尔雅·释言》称“观,瞩也”。可见,“观”的本义即指“观看”“观察”等。由此引申出“观赏”“参观”“观摩”“阅览”“观感”等义项。 现代汉语中,除了上述本义和引申义外,“观”还常用于表示宗教信仰,如佛教的“观经”“观想”;表示风俗习惯,如“观礼(迎送宾客或举行典礼时所看的仪式)”;还表示音乐舞蹈,如“观剧”“观影(看电影)”等等。
关于“观”的字形演变,历代文字学家都有详细考证。其字形演变的脉络大致如下: “观”的异体字很多,常见的有“覌”“觃”“観”等。其中,“覌”的异体字居多,且多由“观”加杂体字而成。《集韵》中即收录了12个“覌”的异体字。
从“观”的多音多义看,上古时期“观”的读音当与“管”相近,都读作guān。如《礼记·檀弓下》中有“君自为之戮焉,夫何罪焉?臣谓狱官也。有罪,观刑矣。”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即称“观,祀天神,祭后土。从见,管声。今俗别作‘筦’,非”。可见,汉代的读书人已经认为“观”“筦”二字的古音相同,都可以读作guān。 而南北朝学者徐锴则进一步提出“观”“筦”二字同源而得声。他在注释《说文》中“观”字条目时说:“观、筦同。”在注释“筦”字条目时也强调“观、筦通”。可见,徐锴明确记载了“观”“筦”在古代的同音关系。这种同声同部的字在古代很多时候可以通用,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观”“筦”混用的现象。
不过,随着语音系统的演变,“观”的后缀“观”字逐渐发生变化,其发音与“筦”不同,并最终在词语中独立开来。明末学者蒋伯潜就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中称“至若观之所观,则惟意所到,不限于物色风光之谓也。故其字既作觀,又作舘,又作觀,又作覧,又作覩,又作盻,又作盻,又作視,又作睇,又作朢,又作窺,又作覘,又作觑,又作睃,又作睃,又作覗,又作睥睨,又作睥睨,又作窥视,又作窥觎,又作窥探,又作观望,又作张望,又作流盼,又作顾盼,又作顾瞅,又作瞅顾,又作回眸,又作回首,又作眄、睐、睨、盼,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