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空大学是几本?
江西航空大学是二本。
江西航空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民航(飞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航学院、计算机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体育部等13个学院(部)。有全日制在校生3.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有教职员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博士、硕士1400余人。有聘任院士、“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井冈之星、学科及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和省市劳动模范29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高校,有78个本科专业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覆盖9个学科门类。2017年1月,获批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科专业优势突出,构建了航空、民航和农林3大优势专业群。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及产学研示范基地6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江西省特色(品牌)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0个。有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0个通过国家工程认证和评估(或与国外学位互认)专业,10个省优势及特色专业, 两个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学科为江西省“十三五”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江西省一流学科。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成果斐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2个;省级立项质量工程共计200余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十二五”高水平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近几年,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1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以科研为带动,科技创新成果突出。2011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00余项;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2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授权专利42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5项,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与检测方法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林下经济、中药种质资源、食用菌、微藻工程、功能食品生物技术、油茶产业化技术等领域产生了一批科技成果;《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1992年创刊以来,先后获得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2003和2004年连续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15年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科技期刊”,2016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优秀期刊”,《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16年全国地方高校社科类特色期刊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地方高校社科类特色突出期刊”称号,《南昌航空大学报》获评江西省“优秀高校校报”。
学校坚持开放活校,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硕果累累。建有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参与建设“江西省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牵头“航空材料与工艺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先后与航空工业、中国商飞等12家特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进修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全面展开,深度参与地方园区建设,学校科技园连续5年排名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学校与波音、空客、商飞、东航、厦航、南航、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等一批知名航空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成为全国高校第一个与波音公司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校;学校积极拓展航空领域国际交流,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地区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教育部外国专家高端项目”。
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一等奖70余项。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3%以上,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单位,在“罗布泊科学试验”、“神舟八号”、“神州九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长征五号”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均有南航大的科研成果、航天和航空专家及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