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几月几日去暑?
从气象意义上来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且小于35℃就是暑热天气了。所以一般我们说是“入伏”或者“初伏” ,都是指这一节气开始,城市和乡镇的气温都达到了这个标准(但是并不一定每天气温都达到这个标准);而到了末伏,气温依然要满足这个条件才开始下降。
但今年夏天我国气候异常,北方持续高温,南方又暴雨不断,导致出现极端情况的概率变大。 很多地区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也大,这样造成的体感温度可能会比实际温度要高一些。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次的,例如1966年的“七二八”特大暴雨和1975年的“七五〇四”特大暴雨。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可能提前进入“大暑”和“立秋”。因此今年的“中伏”也可能比平常年份更长。 而到了最后几天“小暑”结束之时,由于雨带已经南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会再次上升,似乎又回到了“小暑”刚刚结束时的状况,此时再入三伏也并不奇怪。
总之,今年中伏的时间很可能超长待机!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气象意义上的入伏虽然是公历7月中旬左右,但是在民间传统中最典型的入伏却是农历六月初一,也就是所谓的“头伏”,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来判断气温是否适合栽种作物,而测量地点一般在都城的北边。
据《礼记·月令》记载:“夏四月,立夏之日,蝼蝈鸣。冬至之日,蛰虫始振。小满之日,黍稷乃茂。芒种节后,土润溽暑。小暑之前,草木茂盛。”这里实际上描述了一年中最适合种植作物的天气——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空气潮湿,并且持续的时间刚好是农历五月,这可以说是古代“小暑”最形象的描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