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潜鼠伏属什么生肖?

贺成郡贺成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狐假虎威”的出处是《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后以“狐假虎威”喻借着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恐吓人。而这里所谓的“狐假虎威”其实是后人杜撰的一个故事,原本出自于西汉枚乘所作的《七发》,原文为“白虎猛犬,以为爪牙……狐狸狸智,以谋其雄;飞熊入梦,男子嗣兴……”其中并没有提及“狐假”和“虎威”,而且“狐假虎威”的意思也并不是现在常指的“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吓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汉朝时,人们相信世界上存在“天人感应”的事情,比如下雨或者天降祥瑞等等都与天子道德相关联。如果天子德行良好,天下就会风调雨顺;而如果天子无道,天下就会发生灾异。而发生灾异时的动物也往往有所不同,《礼记·檀弓下》中有言“丧有疾,食肉饮酒,不吊。”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去世,而在办葬礼的时候,此人生前最爱的宠物猫狗等进食喝酒,那就不吉了。相反如果能“吊”就能趋吉避凶——所谓“吊”就是丧事举办期间,这些爱宠不能吃食物,只能静静地看着主人守灵。

不过如果发生灾异只是这些动物不吃不喝而已,尚算幸运,最惨的是它们会失去感知能力,变得如傻子一般,这就是汉人所说的“失刑”。 而“狐假虎威”原本就是指狐狸假装成了老虎并利用老虎的威武来震慑其他猛兽,从而让自身脱离危险。在这里狐狸无疑是“盗取”了老虎的“王”者地位,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种动物行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诈伪”,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装逼”。

有趣的是,“狐假虎威”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形容一种动物的,它实际上是形容人的行为的——“夫狐假虎威,鸱鸮抱窝,乌集幕中,所谓‘德’也。故孔子作《春秋》,至元王(汉景帝)而褒扬之。” 这段话见于班固的《白虎通义·五行》,其中提到“德”有三种表现形式,而“狐假虎威”正属于其中一种,指的是像狐狸一样“诈伪”的行为。

既然“狐假虎威”原指人类虚伪欺诈的行为,那么我们今天说一个人“狐假虎威”多半也是贬义词。但让人诧异的是汉代的文献中记载的这种动物行为却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同一篇《白虎通义·五行》就提到:“木盛则如何?答曰:畏刀。何谓畏刀?答曰:草木尚未枯槁,身锐而叶挺,故能怯治金铁,畏其利刃。”“土盛”又如何?回答同样是“畏刀”——“土实而金虚,故能克木。”也就是说,在汉朝“狐假虎威”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